四个月前,清明时节,施珈接到母亲的电话。 烟雨蒙蒙好几日,她再次回到故乡,是陪伴母亲最后一程。 清明后,天空初晴那天,施珈一身素衣,独自安葬了母亲,如她所愿的,安安静静,也干干净净。 沈渝为自己准备的墓地,在城郊一座毗邻茶山的墓园。她最后的话:不要通知任何人,不要葬礼,只要一束紫色郁金香。 处理好母亲一应的后续事宜,施珈返回港岛。 这里是现实与梦想交织的城市。 施珈在中环的写字楼望下去,她脚下是码头的摩天轮和嘉年华,往前,碧蓝色的维港对岸,错落林立的高楼,折射出灰蓝冷肃的光。 繁华和苍凉并不冲突,这座港岛永远灯火璀璨,霓虹不息,纸醉金迷亦烟火气。这里,却从来不是她的心之所向。 落日时分,随着人流一道走出写字楼的冷气,潮腻腻的海风拂面而来,一刹那,她晓得,她再回不去港岛了。 当晚,施珈第一次搭上她俯瞰过无数次的摩天轮,升到最高点的时候,她编辑好辞职信,按下发送键。 施珈喜欢秋天,尤其钟爱故乡的秋。 把自己遗忘在从来秋意淡的港岛都市五年多,她回来了,在s城的秋天之前。 这一年,故乡依旧,她已没有家。 - 九月底,国庆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施珈结束了下半日的技术交流口译工作,同师兄李严找了间就近的咖啡厅稍事休整。智能制造团队交流结束,客户一行人提前返回上海,她和师兄原地下班,不用再返回公司。 整理回传了今天的工作纪要,李严问施珈一会儿去哪,回住处的话,他正好要去接女友,园区方向可以顺道带上她。 回s城已经两个月有余,施珈一直住在酒店长租房。公司协议的中高端商务酒店和公司都在园区,通勤方便,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没有问题,她暂时不打算再赁房子了。 施珈思量几秒,师兄热心肠,他女友却爱吃醋的性子。她不愿多事,也分寸感的避嫌意思,婉拒了师兄的好意,“我去城区,正好这个时间地铁人不多,想去上次王老师推荐的书店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