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天空一片绚烂的火烧云。 小院子中的炉子上煮着一锅新鲜的鱼汤,香味扑鼻。 花灼坐在旁边的小马扎上,左手拿着一本《世说新语》,右手拿着蒲扇,一边注意着火候,一边时不时翻看一页。 《世说新语》当中,她最喜欢的要数《惑溺》三十五篇。 “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箸人,则历月不歇……” 花灼平日里最爱调香、制香,她很想知道书中所记载的这种奇香是如何调制而成。 若是有机会,真想亲自闻上一闻。 花灼看书痴了迷,锅里的鱼汤咕嘟咕嘟冒着泡,她这才回过神,连忙弄小了火候。 喻琅最喜欢喝她煮的鱼汤,这鱼是她天不亮就去集市买的,水也是一大早就打来的。 她在这闷热的院子里待了一下午,耐着性子小火慢煮,只为了不加任何佐料也能熬出最鲜美的味道。 可太阳都落山了,也不见喻琅回来。 院门口有人影出现,花灼朝那儿望去,来者并不是喻琅,而是喻母。 花灼放下蒲扇站起来:“喻婶婶,你回来了,屋子里有凉水,我去给你倒一碗吧。” 喻母急匆匆的走进来,在院子里四处张望,现花灼在这里,三两步走到她面前,心疼的帮她擦汗:“灼儿,你这个傻姑娘,还在这里煮鱼汤呢?你这小脸都热红了,全都是汗。怎么没去香铺?” 花灼腼腆的笑了笑:“方才去过了,爹娘一会儿就收铺,我就先回来继续看着汤了。” “傻姑娘,心眼怎么这么实诚呢?这汤煮熟了就行,可别把你热中暑了。”喻母打心底的疼爱花灼,拿过她手中的蒲扇,帮她扇扇风。 喻家和花家同住一个院子里,一个是打铁的,一个卖香和香薰的。两家从祖辈那里就交好了。后来两家分别生了一儿一女,从小就给他们定了娃娃亲。邻里人都知道花灼是喻琅的未婚妻,也经常会拿他们俩打趣。 喻母更是把花灼当亲女儿一样看待。 花灼好脾气的笑了笑:“喻婶婶,我没事的。” 喻母一看见她这乖乖的模样,心也跟着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