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同治九年农历九月天津 虽然已至深秋,但天气并不似往年寒凉,反而风中还捎带着些许的暖意。 天津城西的一座院落里,一个壮汉的身影正在闪转腾挪着,他手中的石锁上下翻飞,那石锁看样子约有四十斤上下,被他耍得却似个孩童的玩具。 只见他上身赤膊,看上去精瘦黝黑,青筋暴突的手臂上已有细密的汗水渗出,待他耍过一趟石锁后,便走到旁边木架旁,从木架上取下了一柄钢刀。 那钢刀与普通兵士使用的腰刀大不相同,刀身长约二尺,与护手连接部宽约一寸半,刀身自护手向刀尖逐渐弯曲收窄,在刀尖处形成半寸多宽的圆弧形刀锋,刀柄长约七寸,刚好供双手握持。 就是这样一把不起眼的钢刀,谁能想到它的主人却是一位斩首过百的刽子手呢! 此人名叫莫季安,由于家中排行老四,故又人称莫老四。 虽然当下莫老四手中使的这把刀只是一把练习刀,但是它的形制、大小、分量都与莫老四的行刑刀“鬼见愁”一模一样,而那把“鬼见愁”却是莫老四的师父传给他的宝刀,死在此刀下的亡魂已经不下三百。 莫老四提刀来到院中的茶几前,上面端正的躺着一个五斤大小的冬瓜。 莫老四马步站定,双手持刀对准冬瓜挥动了两下,却不急于砍下,反而定定的停在那里,眼神中顿现杀机,周围的空气似乎也被他身上散发的森森寒意所凝固,就这样静静的停了片刻,忽然,莫老四手臂一挥,一刀斩下,只听“唰”的一声,刀光闪过,人已然撤后一步,而那冬瓜自正中齐刷刷的断为两半,但两半瓜之间尚有一丝瓜皮相连。 这手功夫是莫老四长期苦练得来的绝活儿,称作“连皮带肉”。 一来,这种做法算是给死囚留个全尸,不少死囚的家属都会因此而贿赂刽子手。 二来由于出刀准收刀快,不会让死囚的怨气太重以免缠身。 就凭这手绝活儿,莫老四被誉为“津门红差第一刀”,收入颇丰。 但,即将踏入“而立之年”的他仍孑然一身,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更是连个朋友都没有。 只因刽子手这一行是“捞阴门”的,虽说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