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一位身着一身素衣的青年正认真的研读一本叫做清静经的经文。 只见青年一字一句的咬着字中的奥秘与智慧,显的非常的认真,声音仿佛是天籁玄音在耳边环绕。 过了半晌以后,青年突然如释重负的说道:“哎,终于念完了,这清静经也是,每一个字都看得懂,偏偏连在一块就晦涩难懂,要咬文嚼字的细细品味,才能明悟贤者的智慧”。 吐槽完以后,青年随后看向这间庙堂内,只见庙堂上方供奉着三尊神像,中间那尊为元始天尊,左右两边分别是道德天尊与灵宝天尊,他们是道教所供奉的至高神三清。 不过因为是间小庙,并不需要太大的神像,只是小半米高,不过对于这小庙来说倒也够了。 青年看着这座师傅唯一留下的庙,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因为每每看去,都恍如隔日,甚至他还能想起自己在这生活的点点滴滴。 他是自己的师傅捡回来的,因为自己的师父姓林,他也就跟着师傅的姓,取名为林阳。 转眼林阳也到了十八岁,他的师父也是在这年寿终正寝的,不过按照道教的说法应该是叫做羽化飞升了才对。 林阳想着自己与师傅的点点滴滴不禁湿润了眼眶口中哽咽的说道:“师傅,我好想你”,悲伤似乎穿过了天际,到达了天空之中 天空之中那轮明月又好似知道了林阳的悲伤一般,拉近了自己与地面的距离,让林阳好似在窗外的明月之中,看到了师傅与年少的自己。 林阳把自己师父的后事安排好后,就准备过几天就离开庙里,出去了找找工作了。 除了一些村民偶尔请林阳做一做法事,偶尔找他算算命,有些收入外,其他的收入都低的可怜。 最后看了一眼三清像,林阳摇了摇头,毕竟新生的时代已经不再信仰神灵了,哪怕是林阳自己都怀疑他们到底存在吗。 哪怕是一些典籍里面偶尔有些修仙者的影子,不过也被林阳当做是古人的夸大其词而已。 随后林阳看向自己师傅留下的一些遗物,叹了一口气整理了一番,找到一些钱,大概有一千多块,与几本书籍,还有一座小小的玲珑塔就是自己师傅的所有遗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