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圩国,皇帝诏书。 “咨尔宋王,上皇传位于朕,天下有荡覆二十载,朕之过也,世民苦兵久矣。” “惟德动天,玉衡所以载序,穷神知化,亿兆所以归心。” “朕不敢忘乎列代先帝,逊位别宫,敬禅于宋王,改上皇遗命,全朕之罪,愿仿先朝故事。” 大圩国,京都,太祖命为,圩。 国以大江侧为都,民以围田为生,改围田曰圩,改国号曰大圩,京城曰“圩”。 “陛下,诏书已下,大圩将亡!”一个花白头,面容憔悴的太监老泪纵横。 在台阶之上。 金光辉煌的大殿之上,曾经的九五之尊。 “呵,你还是那么忠心啊,朱公公。” 高座之上,一袭黄色龙袍的渊博帝微微笑着,看着跪地泣诉的老太监。 “奴才对陛下一片忠诚之心,绝无半分二意,望陛下明鉴。” 朱公公抬起头来,眼睛通红。 “啊哈哈!” 渊博帝仰头狂笑,似乎想要把心里的郁闷和压抑尽数释放出去。 他声音嘶哑,带着哭腔,悲痛欲绝。“你们这些!!“ 李渊指向站在殿外的文武百官。 他身后,几名禁卫军将领和文臣纷纷低下头去。 朱公公却依旧跪伏在地上。 许久...... “朱公公,你告诉朕,朕该不该禅位那狼子野心的宋王!” 渊博帝的声音很轻,但是却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只听得到渊博帝喘息的声音。 “陛下,以前有的选,可现在没得选,天下大势,非老奴所能及。” 朱公公官居中郎将。大圩国未有之先例,宦官把持宫中守卫,可见其能力与手段。 但此刻他却匍匐在地上,一副任君宰割的模样。 “朱公公,朕信任你,从小就跟在朕身边。” “朕还记得,第一次当皇帝的时候,是朱公公抢在二皇叔进京之前,把我抱到上皇面前; 向上皇举荐朕继位,你让朕当着上皇的面誓,你赌对了,上皇真的很喜爱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