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城外西边有一片茂密的柳林,穿过柳林便是庐州这一带的仅有的一个修仙门派,名为庐水徽。 比起一些建在山上修千百道阶梯的门派,庐水徽倒算得上是“平易近人”。除此之外,庐水徽里面的修士一只手数得过来,弟子也少得可怜,在修真界近百家门派中,并没什么存在感,以至于庐州小儿编了句童谣:“仙门百家,庐水徽排九十八。” 前些日子庐水徽招徒,竟招到快二十个人。犹记得五年前那次只招到三个人,成为庐州城内好一段时日的笑话。别的门派是要求严苛所以招的人少,精益求精,而庐水徽是真招不到人,无可奈何。 比起庐水徽,庐州的茶叶则要出名许多。此地盛产茶叶,城内也有不少家茶馆。除去农忙时节,大多人闲来无事都会约上三五朋友一起,在茶馆里叫上一壶茶,谈天说话。 茶馆里人声嘈杂,上午来喝茶的人格外多,店小二趴在柜台前难得清闲,就看见门口走进来个年轻男人,一身蓝衣。他扭头同身侧的青年低语几句,独自一人走进了茶馆。 男人没落座,径直走到柜台前,从怀里掏出荷包,说话和和气气的,同店小二道:“买些茶叶。” 店小二抬头,细细打量这男人一番,注意到他腰间的佩剑,又看那荷包一眼,心里就明白这人大抵是哪个门派来的道长。 虽说人入仙道即辟谷,倒也有不少修士依旧会想念凡间的滋味,饮茶便是其中之一。店小二闲时也听掌柜说起过修士代整个门派来买茶的生意,可惜他一个端茶送水的还管不到这些,忙道:“我去喊我们掌柜的来,您稍等会。” 那人应一声好。见店小二慌慌忙忙地去上楼找人,他便侯在原地,无聊地摩挲起拇指上的一个白玉扳指。 “你说,庐水徽是不是早算到这次招的人多,前几年才扩修的?” “修的再气派又有什么用?里面又没住几个人,在仙门里都排不上号。人家就是有好灵根,也不往这地方送啊。” “有总比没有强吧,你想想当年的于家,那么大一家子,一夜没了!这些年是安稳,谁知道哪天交界处的封印破了,又要打起来。” “于家?谁家会像于家那样,娶个魔族女人回来?落得这下场也是活该!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