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他们在风华正茂时死去,我们却忘了他们为了谁。 每位学生在毕业之际, 都会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一张色彩鲜亮的合影。 但没有任何一张合照, 会像上面这张一样震撼我们的心魄。 “风云际会壮士飞,誓死报国不生还。“ 两条横幅仿佛预言了这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注定短暂的一生。 —— 1932年, 为应对可能全面爆发的中日战争, 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空军学校。 从此开始,直至1945年抗战结束, 这里一共走出了十六期飞行学员, 超过1700位热血青年, 一个接一个冲上天空。 他们有的出生于名门望族, 有的毕业于高等学府。 对于他们而言,人生本该是一片坦途, 然而国破家亡,他们最终选择来到这里。 每一个进校的年轻人, 都会看到这样的校训: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 这是每一个从这里走出的飞行员, 冲上蓝天后信奉的行动准则。 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危亡际发出的怒吼, 对于这些平均年龄20岁的青年来说, 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 然在抗日战争期间,正是这群热血青年, 奋不顾身冲上天空,和日军生死相搏, 击落了超过1200架敌机,牺牲将近1000人, 在中国空军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 每击落12架敌机,就有10人牺牲。 笕桥空校第十五期的都凯牧谈到战友的牺牲时, 除了哀叹和落泪便无以言表。 “真的是不打死不算数啊,七天下去六個! 一直打到自己死为止。” —— 当时中国的飞机,全部依赖靠国际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