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峰峦叠嶂,云雾缭绕。 在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上,有一处平整如镜的岩石,宛如天然的练功场。 此时,一个五岁左右身穿白衣的小童,正站在这片岩石上,全神贯注地打着一套拳法。 只见他身形娇小,但动作却十分灵活,一招一式间透露出严谨与工整。他的拳法时而迅猛如雷,时而轻盈似风,快慢相间,刚柔并济。 每一拳、每一脚都带着轻微风声,显示出它的力量与美感。 清风徐来,吹拂着他那黑色的发丝,轻轻飘扬。阳光洒下,映照在他瘦小的身躯上,勾勒出一幅坚毅而专注的画面。他的眼神坚定无比,透露出对武艺的执着追求。 "青书,你这套武当三十二路长拳,已颇具火候!待你年岁稍长,如今所打的根基便能发挥作用了。 "一旁,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的少年缓步行来,一边轻轻为宋青书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颔首称赞。 说话的人正是武当七侠之一的殷梨亭,他不过比宋青书年长十几岁,性情却最为活泼。 宋青书年纪虽小,但练武十分勤勉,性情谦逊有礼,与殷梨亭最为投缘。 听得师叔夸赞,宋青书停下动作,脸上露出微笑。 恭谨地说道: "殷师叔,全赖您这位武学大家的悉心教导,我方能有此进步。日后,我定当加倍用功,不负你的期许! " 殷梨亭笑着拍了拍宋青书的肩膀,对于自已大师兄的这个儿子,武当派众人皆是十分满意。 “无需拍我马屁,你好生努力,将来武当山的武学传承就依仗你了。”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恳切与激励,让宋青书信心倍增。 两人在夕阳的余晖中相视而笑,武当山上弥漫着浓厚的武学气息,似乎昭示着未来的兴盛与传承。 小溪清泠地流淌着,微风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将这片山林装点得宁静而美好。 “青书,明日便是你太师父的九十大寿,你可有贺寿之策?”二人并肩缓行,边走边议张三丰的九十大寿。 宋青书眉头微皱,思索须臾,答道:“我想太师父学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