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夏,冀州魏郡邺县。 烈日当头,晴空万里。 六月的暑气,蒸散了天空中的野云,却化不尽邺城百姓心中的热情。 正午时分,邺城的街道上一如既往地人头攒动,车马如龙,热闹非凡。 邺城作为魏郡府是个大县,坐落于河北平原的腹地。无论是走洛阳,还是出幽州,南来北往的车马商队都会选择在这里中转,是连接中原与北方的要塞,因此十分繁华富足,放眼整个帝国也是有名的大城。 由于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很多走南闯北的客商都愿意在这里开市交易,无论是北方来的马匹兽皮,还是南方来的绢帛陶瓷,都能在城外找到各自的交易市场。 每当交易成功后,那些结束长途跋涉,饱经风霜的行商们,都会选择入城消遣几日,以缓解舟车劳顿带来的不适。有的会在酒肆中狂啜豪饮,有的会在饭铺中慰藉肚腑,也有的会直奔城中的青楼妓院。不过,最终他们都不会错过的是城中一家名叫醉风楼的酒楼。 醉风楼最出名的不是酒,而是它的菜。 那是近两年才问世的一种独特菜品,据说是在一种名叫“锅”的铁器上炒制而成。以热油涂底,再置入蔬食,辅以盐巴胡椒等进行烹饪。手法精妙,相当美味,堪称当世一绝。 在人们还用釜鼎烹饪的当下,这种炒菜的出现,无疑将刺激着世人的味蕾。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黔,都以能尝到醉风楼的炒菜为荣,从此刻酒楼前熙攘热闹的排队人群就能看得出来。尽管头顶烈日,也难消他们心中对炒菜的热情。 醉风楼二楼的阁楼上,此刻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正身倚长柱,斜跨在漆木雕纹的栏杆上,静静观望着城中热闹的街景。 少年名叫张齐,是这醉风楼真正的主人。 望着酒楼前人头攒动的食客和街上穿梭如流的行人,张齐又想起了三年前那个夜晚,心里仍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秘密在他心底深藏了三年之久,恐怕以后也不会再有第二个人知晓。 常言道造化弄人,想起自己如今的处境,他觉得这岂止是造化弄人,简直应该是造化玩人。 说起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那个夜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