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朝,议政厅。 朝堂之上,气氛肃穆。 一名身着紫袍、腰配金鱼袋的中年官员,手持笏板,声音洪亮而急迫地禀报道:“陛下,南部三省遭遇洪灾侵袭,农田淹没,百姓困苦,现下粮食匮乏,情势紧迫,亟待朝廷下拨粮食物资,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龙椅上,一位女子身着华贵龙袍,听到此言后,她微微蹙起秀眉,目光如炬,审视着下方的官员。 “哦?”楚瑾瑜的声音沉稳而威严,“朕记得前几日已拨下十万斤粮食前往南部三省,短短时日便已消耗殆尽?” 那名官员面有难色,微一低头,解释道:“陛下明鉴,此次洪灾之势非比寻常,灾情之重难以想象,受灾区域广大,民众流离失所,十万斤粮食虽然数额巨大,但分散至如此多的受灾民众中,已是杯水车薪,能支撑至今已属不易。” “放肆!南部三省的灾情你们真以为朕不知道?!”女帝的声音骤然提高,震得朝堂上的大臣们心头一颤。 朝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官员们一个个低下头,不敢与女帝的目光对视,毕竟都在这官场混了那么久,这其中的猫腻也都门清。 “诸位爱卿,朕希望你们明白。”女帝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朝堂之上,如同晨钟暮鼓,震撼着每一位大臣的心灵。“朕,乃大明皇朝新任皇帝。倘若你们仍然试图用那套陈腐的伎俩来对待朕......” 女帝微微一顿,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官员们,那凌厉的眼神让众人心中一凛。她继续说道:“那么,朕不介意让这朝堂之上的人换一批。朕需要的是能与我共同治理国家、为百姓谋福祉的贤臣,而非沉溺于旧日思维、不知进取的庸碌之辈。” 见众人沉默,楚瑾瑜冷笑一声又道:“王尚书,现如今能调动的粮食还有多少?” “回禀陛下,如今前线战事吃紧,现如今还能调动的粮食仅有五万斤。” 楚瑾瑜微微蹙眉,略作沉思后说道:“五万斤对于赈济南部三省的灾民来说,并不太够。王尚书,先前赈灾一事,你的表现确实令人失望……” 王猛闻言,立马躬身道:“陛下明鉴,赈灾一事确属臣之失职。臣愿倾尽家财,再添上五万斤粮食,以助陛下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