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晋西北,苍云岭,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在那巍峨的苍云岭之巅,仿佛还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此时距离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已然过去了一年有余。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的第十天,蒋委员长经过深思熟虑,终于痛下决心,要与穷凶极恶的日寇拼死一战。 就在这一天,他在庐山上,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讲话。 这次演讲犹如一道惊雷划破长空,震撼了整个中华大地,也被后世视为蒋委员长的抗战宣言。 蒋委员长向全国军民发出了奋起抵抗外敌入侵的号召,他强调了民族团结和坚定信念的重要性,并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尊严。 这个充满激情与决心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激发起无数热血儿女投身抗日救国事业的豪情壮志。 蒋委员长在庐山慷慨陈词,愤怒的谴责日军的暴行:“总之,政府对于卢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委员长的抗战宣言,吹响了全面抗战的号角,国共统一战线形成。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然而,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毅然决然地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改编,成为了中国革命军第八路军。 这次改编意味着中国工农红军将告别过去的游击战争模式,转而投身于正规战。 这不仅需要改变战略战术,还需要对军队组织、装备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 但红军将士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相反,他们积极适应新形势,努力学习新知识,迅速提升自身素质。 在改编后的中国革命军第八路军里,各级指挥员们精心策划每一次战斗,充分发挥战士们的战斗力。 他们深入敌后,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