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晚注意到曲不询, 是他在对街看了她三天。 修为越高,对他人的注视也就越敏感, 沈如晚尤甚。 到她这样的层次, 直觉从不出错。 三天里,曲不询清晨就来,傍晚即归, 独坐在对街的酒楼上临窗的桌边, 面前只一银盏,安静地自斟自酌, 每当他放下银盏前, 便会隔窗朝她所在的小楼露台看上一眼。 只一眼, 绝不多, 短暂到根本不容任何人分清这一眼究竟是为什么, 即使是沈如晚也不能。 但这不是她额外注意曲不询的理由。 如果一个人天生美貌, 她是很难不对旁人的注视和痴迷眼神习惯的,而沈如晚恰好就是其中最有理由习以为常的那种人,她对此既不如何自傲, 却也不会拼命否认。 她之所以注意曲不询, 是因为每当注视他, 她总会无端想起一个故人, 她曾经的同门, 蓬山十八阁公认的大师兄, 曾经的修仙界年轻一辈第一人, 长孙寒。 然而就在十年前,长孙寒灭杀蓬山某家族满门上下后,堕魔叛逃, 震骇整个修仙界, 甚至引来蓬山掌教亲自过问。长孙寒在宗门的悬赏追杀下逃窜整整十四州,血溅大半个修仙界,最终伏诛。 十年前,长孙寒是整个修仙界谈之色变的大魔头,但年轻的修士们来了又去,风云人物总是不长久的,到如今还总在午夜梦回时辗转反侧、整夜难眠地想 起这个人的,恐怕也只有沈如晚了。 当一个人只在夜深人静时,咬牙切齿地想着另一个人,那她多半爱他,又或者恨他,而对沈如晚来说,两者兼有。 她自觉这两者中无论哪一个,她都理由充分: 知慕少艾,喜欢上全宗门乃至全天下最皎皎不群的天才师兄,再正常不过; 道义为先,憎恨心狠手辣、令宗门蒙羞的堕魔大恶人,更是挑不出毛病。 然而有意思的是,无论从前还是如今,所有认识她的人中,没有任何一个猜到这件事——一个都没有。 他们的理由当然也很充分,充分到沈如晚自己都觉得他们才是对的: 她拜入蓬山门下整整二十年。 前十年,她和长孙寒没有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