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国十三年,农历三月十四,易祭祀。 辰时一点,通往都城的官道上,一名白衣青年骑着黄骠马在道路上疾驰,后面跟着一位侍从模样的少年。 “公子,慢一点。”少年眼见青年越来越远,一边抽着胯下骏马,一边焦急地喊道。 “小诸葛,不是我说你,跟我这么久,身高见长,肚子见长,连胡子都长出来了,怎么不见你骑术见长?”青年单手轻拉缰绳,黄骠马昂嘶鸣,慢了下来。 “公子,我哪能跟您比?您是马上的将军,天生的侠客,骑术比我强是理所当然的。”诸葛达落后青年一个马头,讪讪地笑了起来。 “唉!”那名被称为公子的青年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 “小诸葛,你出自武林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昔年跟随令尊踏遍江湖,虽然年幼,但对各家各派所长亦有所见解。咱们这次游历,各大武林门派一一拜访,你觉得哪家轻功最高?” “公子,这你可难不倒我,要论身法飘逸的话,少林的一苇渡江,武当的梯云纵,天山派的踏雪无痕,三者不相上下。”诸葛达手托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不过要论观赏性与实用性,还得属公子的闲云信步。” “哈哈,就你会拍马屁。”青年爽朗地笑了笑,接着问道:“那么武功心法呢?” “公子,说了你可别生气。”诸葛达探头探脑地试探着。 “但说无妨。”青年“啪”的一声打开折扇,上书“宁静致远”,四字结构布局精妙,运笔自然,在转折启承处显得锋芒毕露。 “武功心法,推少林寺的易筋经,它不仅是少林派七十二绝技的内功心法,而且有改变体质,洗髓易经的神奇功效。其次是武当派的一气化三清,在提升习武之人精气神方面有特效。第三嘛,就属公子的不动明王心法,在固守本心,天人合一方面屈一指。至于其他心法,各有所长,但与此三种不可相提并论。”诸葛达说起来头头是道,听得青年若有所思。 “剑法呢?”青年心中得意,右手轻轻抚了下挂在腰间的剑鞘。 这把青霜剑是他十八岁生日时,父亲送他的生日礼物。而他作为黄家的长子,更是深得父亲的宠爱,而黄平也不负父望,从小便三更练武五更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