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联合车站。 阳光透过玻璃天顶洒落在候车室里,壁灯橙红色的灯光映衬在意大利大理石的地板上,让那地板上的图案变得恍惚起来。 美国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的车站中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有不少人大呼小叫着让整座车站内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喧嚣。 在这样的喧嚣中,候车室的座椅上有一名青年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他坐在那里就犹如一棵劲松般傲然自立,年轻的面庞上透露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古井无波。他并非特别好看,但偏偏让人看过之后就印象深刻,舍不得移开目光。 他的身上穿着一件藏蓝色的得罗,袖口紧紧地绑在他的手腕处,显得整个人尤其精神。只是可惜芝加哥并没有道教协会,不然周围人也应当认得出青年身上穿的窄袖得罗是属于华夏道教的日常服饰。 一根黑色短棍被他松垮垮地抱在怀中,棍长四尺,通体乌黑光滑,有一条背带挂在两头。 行李则是放在一旁,只有一个二十英寸的行李箱。 陈清感受到了来自周围人注视的目光,不过他也满不在意,毕竟这种目光不管是在华夏还是出了国都没有少过——谁让他身上的衣服太显眼了些。 他也没有其他的常服了,观里连修缮大殿的钱都没了,就连身上这套得罗也都是协会里下来的,凑合着穿就好了。 要不是实在因为观里没钱,他才不会千里迢迢来到异国他乡做这个交换生——实在是卡塞尔学院这边给得太多了! 每年三万六千美元的奖学金,多学几年的话都可以给老爷们重新打造神像了,还是贴金的那种! 说白了,实在是因为缺钱陈清才不得不接受卡塞尔学院交换生的邀请,千里迢迢来到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 而现在,他已经在这座芝加哥联合车站等待了差不多五个小时了,承诺给他的专线列车到现在也还没到。 相比之下卡塞尔学院送去道协的交换生受到的接待就隆重许多了,那可是连协会会长的座驾都给派过去了的! 谢邀,人在芝加哥联合车站,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就在陈清小声嘀咕着会长胳膊肘往外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