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25年。 深秋时节。 紫金山上,所有的树木都枯萎了,显得有些荒凉。 懿文太子的墓碑前,出现了一道佝偻的人影。 他伸出手,摸了摸懿文太子的坟墓,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皇儿!” “你还真够狠的。” “你连个交代都不留下,就这么走了?” “你以为咱是那种杀人不眨眼的人?” “你怎么就不明白咱的意思呢?” “大明百废待兴,民不聊生,普通百姓可养不起这么多王公贵族!” “有饭吃,有衣穿,已经很不错了。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呢!” “那些王公贵族,仗着自己曾经和咱浴血奋战,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怎么能让他们为祸一方?” “杀了他们!” “杀了这些败类,还咱大明一个太平盛世!” 这位白苍苍的老者,就是朱元璋,他从一个乞丐,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不过,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 只留下一副行将就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的孤独和悲伤。 比起这一切,他更难受的,是大明江山,亿万黎民,不知道该把希望寄托在谁身上的无助与绝望。 朱元璋自朱标死后,终日以泪洗面。 他很看好朱标,已经开始让他批阅奏章,学习监国。 他已经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太子的身上。 但是,由于与他的政见不同,太子说他残暴好杀,所以,他才会郁郁寡欢,染上风寒,英年早逝。 太子的死对朱元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是朱元璋心头的一块心病。 “皇儿啊!”。 “你死了,咱也要让你儿子继承我的位置!” “咱的意思是,朱允炆!” “江山是我亲自打出来的,只有你们一族才配得上!” 朱元璋叹了一声,道: “你在世的时候,一直跟我说我要仁慈,要仁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