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激灵,林文涛清醒了过来。四下看了看,一把挖锨横在手边,自已坐在自家稻地边的树巷里。这是自已回忆中的场景,感觉如此真实,树巷边的排水渠杂草丛生,浅浅的水流中,数条肥大的泥鳅翻滚着。就是这个样子,扶着铁锨站起来,周围的景色有种久违的感觉,失落、欣喜…五味杂陈。 越过地头的小路,顺着田埂往里走,看到水头刚刚才浇了不到三分一,嗯,还来的及。跑回地头,涮了涮脚,穿上凉鞋就往家跑。 这里是小林庄,位于冀北燕山南麓的一个小盆地,村子东面是大林庄,据说大小林庄的祖上是两兄弟,建的庄子也是比邻而居。原来村里是不产水稻的,不知哪年打了机井,这块儿地地势又比较洼,就改种水稻了,就是得用水泵两三天浇一次水,还好现在的人工不值钱,不然还不够麻烦的。 林文涛跑到家,这一年家里新盖的房子,院子里好多地方都没收拾好。因为父亲是木匠,前几年就跟村里人一起去天津北京的干建筑,生活条件还可以。母亲正在院子里挖菜畦,看到他回来就问:“咋回来了,地里又停电了?”“没有,我看到北沟子里有泥鳅,找点儿东西就回去看着。”三十多岁的母亲年富力强,种地一把好手,生产队时很多男劳力都服气。真好! 跑进屋里拿了剪刀,看日历上日期是86年8月8日,今年九岁了哈,嗯好日子。又跑到西屋柜子里找到钳子,去猪圈棚子里掐了一段10号铁丝,还挺费劲,看母亲没看他,又把做纱窗用剩的纱布剪了一块装口袋里,绑钢筋剩下的细铁丝拿了十几根,就又往稻地跑去。“这孩子,毛毛楞楞的。”母亲也没在意。 到了地里,平复一下心情,嗯,尽量自然一些。开始做抄网,拿铁锨铲下一段顺溜的树枝,斩成一米多长的一段,把10号铁丝围成一个圈,留出把柄用细铁丝绑在树枝上,再把纱布围在10号铁丝上,用细铁丝绑好,再用细铁丝把纱布下边开口的地方像缝针样的缝好,一个简易的抄网就好了。 脱了凉鞋,拿着抄网就下水了,泥鳅还在,就是人一下水受了惊扰就不动了,看着刚刚翻水花的地方就扣了下去,连草带泥的拖了过来,嘿,有货。把抄网涮了涮,捡出水草,两条大泥鳅在里面翻滚着。嘿,忘了拿桶了,提着抄网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