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太和元年,季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秋。 魏蜀交界,箕谷-祁山道。 秋风凛冽,拂过山丘,荒草摇曳,似有阵阵悲歌。 山脚之下,汉军兵士披甲执刃,列队北行。 土山之巅,一青衫小将临风而立,俯瞰着徐徐北进的汉军军阵,神情略带忧思。 青衫小将前世名曰杨延昭。然此刻其魂魄似从混沌中刚刚苏醒。 两世记忆如潮水般涌现。秋风阵阵,拂过他的身体。令杨延昭的脑海逐渐清明。 此间乃是三国乱世之际,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 前身名叫姜维,天水冀城人。自幼与母居。好郑玄学说,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其父姜冏,为郡功曹,殁于羌戎之叛。后赐维官天水中郎将,参本郡军事。 古道位于雍州地界,非天水郡辖地。为何身为天水郡中郎的原主姜维在此处出现? “步军九千……马军一千……” 杨延昭立于土山之上,已然点清汉军兵力。 “不管怎么看,此军兵力过于稀少,想必是蜀军分队……” 似是狼虎嗅到血腥气便伺机出动,空气中弥漫的战争味道令杨延昭瞬间清醒了过来,明白所有事情。 他重生了。 原主姜维,正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季汉大将军。此刻仅仅只是魏国天水中郎将的他,正在探查入寇边境的蜀军动静。 正当杨延昭思索沉吟之际,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男人声音,似是呼喊他的名字。 “伯约!” 杨延昭回头望去,见到一位灰袍文士正气喘吁吁地朝自己策马奔来。 已然理清记忆的他,瞬间便知道了此人姓名。 来人名唤尹赏,官拜天水郡主簿,是原主姜维的同僚兼至交好友。 尹赏文官出身,骑术自然是不能跟长于行伍的原主姜维相提并论。他追着原主姜维的步伐一路跟到此地,已然是人困马乏,疲累不堪。 “伯约之马……何其快矣……好歹在下也是个文官,你……你就不能等等……在下吗?” 尹赏将马停于杨延昭身前,翻身下马,喘着大气,胸口不断起伏,一副疲累的模样,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