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槐安》 文/惘若 「如果非要说,苏阑清冷如霜雪的一生曾热烈地爱过谁,那一定是沈筵。」 多年以后苏阑站在康河边吹着风,翻着手里的《现代国际金融新体系》,痛骂国外所著的教材又臭又长,和伦敦凛冽的冬野一样总也过不去时,就会想起北京一蹴而逝的春天。 她遇见沈筵,所有的喧嚣、嚷恼、梦幻、诅咒缓缓拉开序幕,一切无可避免。 第一见到沈先生,是在2o13年的仲春。 四月里保研名单刚下来,苏阑直升p大的gh管理学院读金融学硕士,导师也是她敬重的副院长。 唯一让人头疼的还是学费。 自从大一那年她没有听从妈妈的建议,选择读学费减半的考古学专业,而是坚持她的想法选了金融后,每次问妈妈要钱总是免不了一番争执。 可想读研的费用,妈妈更不会出了。 苏阑只能自己想办法。 可是她一个学生,又能有什么办法? 苏阑每周三天晚上在图书馆整理书册,三天在档案馆装订学籍卡,一学期下来拿到手里也不会过五千。 累死她也挣不够呀。 而金融硕士的学费总额接近十三万。 虽说分两年缴清,可又能拖多久呢? 毕业季的校园里充斥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愁绪。 苏阑他们班上出国留学的居多,就业的也占了一小部分,她卡在中间不上不下显得别扭。 每天都有人从寝室搬走,走前若是遇上苏阑,免不了要和她寒暄几句。 “还是你好啊苏阑,可以留在院儿里。” 苏阑总是清浅一笑,她本不是个多话人。 学院上下对她的印象,可以归结成这八个字:温婉安静,行色匆匆。 在大部分的同学眼中甚至是有些冷漠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苏阑虽然生的美,追求者却仅用半只手都能数过来的原因。 一个鸦雀不闻的午后,苏阑刚送走室友,就接到了白泠的电话。 苏阑和白泠是高中同学,扬州出来的,在戏剧学院,印象里似乎是主攻越剧。 白泠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