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五年,皇太子妃常氏不孕,召小妹入宫侍奉太子。 次年,小妹产子,皇帝得孙后大喜,赐名朱怀煌。 满月之际,相士相面,曰:“天煞乙贵!” 是夜走水,火焰盈天,常小妹及朱怀煌下落不明。 自此。 洪武大帝朱元璋性情大变,猜疑狠厉。 十八年后。 秦淮河岸,淅淅沥沥。 雨滴像是顽皮的精灵,哗啦哗啦敲打着河面。 它似乎并没有被天地间流转的沉闷气氛所影响。 自然也不知晓,今日应天府(南京)的泪水已太多了。 身披蓑衣的朱乙贵,蹲在销魂桥的台阶上。 往河面上,放逐第十六盏莲花灯。 “重生到大明王朝,十八年了。” “回想自己的前世和今生,真是凄凄惨惨戚戚。” “上一辈,因父母车祸离世,自己悲伤过度,醉酒坠河而亡。” “这一世睁眼就是大火,之后便浑浑噩噩的颠簸和流浪。” “还不断地遭受饥饿折磨,为此做过流民乞丐,与恶犬夺食。” “连今日十八岁诞辰,也遇到举国大丧。” 想到这里,朱乙贵嘴角的苦笑更浓了。 “本以为前世的智慧在身,最少也混个富贵闲人。” “可哪里能想到大明的户籍管理如此严格,没有鱼鳞黄册,简直寸步难行!” 提到了‘鱼鳞黄册’,他收回略微颤抖的手指,不断摩挲怀中的木匣。 “今早,八爷爷托人送来这份特殊的礼物。” “为何他到现在还没过来陪我过诞辰呢?” “难道是因为禁严,被封家里了吗?” 朱乙贵喃喃自语。 落寞地目送最后一盏莲花灯,随波逐流而去。 “小乙?莲灯全放完了吗?咋没给咱留一个!” 忽地一道声音从背后响起。 满是愧意的语气里,藏着淡淡的悲伤。 朱乙贵蓦然转身,眼神里难掩惊喜。 “八爷爷,您来啦!” 朱元璋直接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