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0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福伯坐在小马扎上,眯着眼,指点着张婶她们切萝卜白菜:“斜刀,对,这样容易入味,老腌菜都这么切。”
白母守在咕嘟咕嘟翻滚的巨大汤锅旁,看着它渐渐变得浓白,不时用长勺撇去浮沫,小心地尝一点,再指挥添柴或加料,苍白的脸上因热气蒸腾而泛起一丝红晕,眼神专注而明亮。
梅姐耐心地教着几个妇人调面糊,草儿蹲在小油锅旁,小心翼翼地添着柴火,小脸被火光映得通红。
白景穿梭其间,嘶哑着嗓子协调:“鱼杂洗好了吗?铁板烧热,猪油下锅,爆香姜蒜,……鱼肉鱼杂萝卜白菜冻豆腐,全倒下去,翻炒,酱料,多淋点……火再旺些,要的就是这股子烟火气。”
呵气成霜,每个人的睫毛、鬓角都结着冰晶,但灶火熊熊,大锅蒸腾,铁板嗞响,油锅沸腾,热浪与食物的浓香交织在一起,硬生生在冰天雪地里开辟出一方温暖沸腾的小天地。
当百家答谢宴苏老爷子收白景为义女初夏的风,带着运河的湿润和草木生长的蓬勃气息,温柔地拂过焕然一新的东街。
青石板路被洗刷得锃亮,街边老槐树撑开浓荫,蝉鸣初试。
熬过酷寒,又携手挫败了白言与会宾楼残余势力的连番阴招,这条街巷非但没有沉寂,反而如同被春雨彻底唤醒的藤蔓,更加坚韧地向上攀爬,每一块砖瓦都浸透着共渡时艰后的从容与底气。
梅姐的素蟹鲜饼摊前依旧排着长队,余大姐的鱼摊上活鱼在木盆里甩尾跳跃,付大姐的豆腐摊飘着清新豆香,赵寡妇的酱料摊上的木桶香得霸道,连张老头的山货摊都摆满了新采的野菌……整个东街,洋溢着一种劫后余生、欣欣向荣的热闹。
而这份热闹的中心,便是今日的主角——由白景牵头、东街全体街坊共同筹备的“百家答谢宴”
。
这宴席,不为庆贺某个人的生辰,只为两件事:一谢相助之恩。
去年冬日严寒,出城困难买不到货,会宾楼还联合城中商行断了东街的购买路子,多亏苏府仗义援手,以商誉担保,打通了直供渠道,是实实在在的雪中送炭。
二馈知味之客。
回馈那些在风雪中,在风波里,依旧信任东街,支持白景手艺的街坊食客们,是他们捧场,才让这股烟火味得以延续。
宴席的请柬,是白景亲手用彩笺书写,由草儿和街坊的孩子们,一家家送到苏府以及那些在东街风雨飘摇时未曾离开的老主顾手中。
自然也有一份,送到了那位总在关键时刻出现又沉默消失的老饕——江砚的落脚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